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2019教育技术与外语学科发展学术论坛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19-08-05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9年7月20日-23日,由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9教育技术与外语学科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召开。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教授、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勇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肖倪、副院长谢永江、陈真真、孙雁雁、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卢志鸿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郝建华社长出席了论坛。来自海内外50余所高校,180余位外语学科与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会场座无虚席。

本次论坛举办方邀请到了台湾师范大学蔡今中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刘晨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蔡敬新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梁至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茂成教授等海内外教育技术与语言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担任主讲嘉宾,为参会师生呈现了五场精彩纷呈的主旨报告和两场并行工作坊。论坛以服务外语学科一线教师和研究生的实际教学需求以及科研能力发展为宗旨,结合国内外外语学科与教育技术发展的学术前沿和研究趋势,为全体参会师生提供了高屋建瓴的研究视野和全面深入的学科见解,受到了全体参会师生的高度评价与热烈欢迎。论坛极大地鼓舞了外语学科一线教师与研究生参与教学创新改革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为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与英文写作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2019年7月21日,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教授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对于我校外语学科建设的积极作用,并鼓励我校的外语学科团队今后要持续举办这样高质量的学术论坛,办成北京邮电大学的品牌性学术论坛,以此推动我校的学科建设、国际交流、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随后,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勇教授致辞,对北京邮电大学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本次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今后还能继续与北京邮电大学加强合作,推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的深度融合。

2019年7月21日上午,台湾师范大学学习信息专业学院院长、知名SSCI期刊主编蔡今中教授首先进行了题为“The role of conceptions of language learn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 a research summary” 的报告。蔡教授以“学习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开篇,展示了台湾中小学学习者如何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学习观念的理解。随后,结合自己科研团队的一系列研究发现,蔡教授指出,学生对学习的看法不仅与学科相关,也受具体的学习情境影响(如课外辅导班与网络学习等)。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导入与课程设计,帮助学生转变低层次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养成高层次的学习观念。

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梁茂成教授做题为“深度学习技术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主旨报告。梁教授为参会师生系统介绍了深度学习技术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随后,重点介绍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外语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梁教授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深度剖析了深度学习与语言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可及性以及相关的发展趋势。他鼓励跨学科的团队协作,鼓励一线教师以课题为驱动实现深度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

2019年7月21日下午,台湾“中央大学”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晨钟教授带来了第三场主旨报告,题为“技术增强的语言学习——实践与创新”。刘教授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介绍了创新性语言学习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教学与研究案例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深入结合。最后,刘教授以数字叙事为例,为大家深入讲解了技术如何支持新时代的语言学习,深受大家的欢迎。

2019年7月2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博士生导师李芒教授做第四场主旨报告,题为“教育技术与教师发展”。报告聚焦信息技术时代下教师与教学发展,教育技术的特性、教学改革中大学课堂应该承载哪些内容,以及如何评价一门课是不是“好课”等核心问题。李芒教授认为,对课程质量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教师的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学和科研不应该是对立的,应结合二者优势,教研相长。他最后总结强调,大学课程应该注重加强课程的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和温度,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学质量,服务人才培养。

2019年7月22日-23日上午,两场工作坊并行展开。台湾师范大学研究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梁至中教授负责主讲工作坊一,题为“外语教育中的量化研究——SPSS操作技巧与英文论文写作”。该工作坊旨在为一线教师介绍量化研究的基本统计概念、操作以及研究方法和结果呈现。经过一天半的授课时间,参与工作坊的师生纷纷表示干货满满,收获颇丰,为开展量化统计与论文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台湾“中央大学”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晨钟教授负责主讲工作坊二,主题为“外语教育中的实验研究——教学实验设计与英文论文写作”。刘教授以创新性语言学习为例,分别为大家介绍了创新性语言学习的历程研究、历时研究、合作学习及社群网络分析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数字叙事示例,为一线教师创新教学内容与科研方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2019年7月23日下午,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蔡敬新教授做第五场主旨报告,题为 21世纪学习(核心素养)与教师发展”。蔡教授首先介绍了21世纪有质量的学习这一观念,并进一步阐释了21世纪学习(核心素养)测评的主流框架。蔡教授指出,知识创造是21世纪学习最重要的能力,而大学教师应“站在知识的最前沿”,引领并帮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论坛期间,两场专家论坛由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卢志鸿教授和郑春萍副教授主持,分别由蔡今中教授、刘晨钟教授、蔡敬新教授、梁茂成教授、李芒教授和梁至中教授等专家团队组成。专家们针对现场参会师生关心的研究议题从多个视角分享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建议,专家论坛的议题涵盖信息技术背景下外语学科发展的政策趋势、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以及可操作的科研议题等。专家与现场师生互动热烈,交流充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陈真真副院长对此次论坛做了总结发言,对热情参与论坛的嘉宾、领导、专家和师生表示感谢,肯定了此次论坛对我校外语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为优秀学员颁发了证书。整个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闭幕。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和学科前沿,兼具实用性与人文性,受到了与会师生的高度评价。论坛以教育技术与外语学科深度融合为指导理念,针对新时代下外语学科建设、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讨,对于我校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